印度使用人民币买俄油!规避美国制裁!正在摧毁美国霸权的根基
10月7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披露了一则可能影响全球能源与货币市场的重要新闻。俄罗斯的石油供应商开始要求印度以人民币支付石油款项。就在不久前,印度最大的国有炼油企业——印度石油公司(IOC)——已经用人民币支付了大约3船俄罗斯石油的货款。

作为全球石油输出大国和全球性主要买家之一,这一变化被视为对美元的一次冲击。若美元地位受到削弱,传统意义上的美元霸权或将面临挑战。
背景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涉及俄油贸易的结算货币中,人民币、阿联酋迪拉姆等替代货币的使用明显增多。2023年,印度的国有炼油厂也曾用人民币支付过部分俄罗斯油款。但因当时中印关系紧张、莫迪政府对国有企业使用人民币表示强烈不满,相关做法被停止。此后,只有部分印度私营炼油厂继续以人民币支付俄油。
此外,印度方面曾尝试促使俄罗斯接受以印度卢比结算,但一直未能成功。原因很明确:印度对俄进口额每年超过400亿美元,而对俄出口却不到30亿美元,贸易逆差悬殊;卢比在国际市场的流动性也很差,俄罗斯方面手中的卢比几乎无法用于实际结算。
如果此次外媒报道属实,印度国有企业重新以人民币购买俄油,背后有两个关键因素推动。第一是美国对印度采购俄油实施制裁、对莫迪政府形成压力,莫迪对这一压力颇感不满,因此可能欢迎印度企业在国际石油贸易中以人民币来打击美元的地位。第二是今年中印关系明显回暖,为印度企业使用人民币扫除了障碍,过去的政策限制不再成为问题。
就交易机制而言,俄罗斯交易商仍以美元定价石油,目的是遵守欧盟对俄油的价格上限要求。但他们明确要求印度买家以等值的人民币支付。俄罗斯坚持要用人民币结算,核心原因是人民币是为数不多能直接兑换成卢布的货币,可以与俄方生产商进行最终结算。在西方强化制裁的背景下,一些俄罗斯石油贸易商甚至拒绝接受其他货币,人民币的优势因此变得越来越明显。
这件事对中国和全球货币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而言,俄方要求以人民币结算,标志着全球能源贸易结算方式的重大转变,也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向前迈出的一步。长期以来,美元在全球能源结算中处于主导地位,如今人民币在重要能源交易中的使用正在增加,确实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而美国的做法则引发争议——以制裁作为工具,却忽视了货币国际化的根本在于市场信任,而非单方面的政治强制。此举也让更多国家开始寻求替代货币来规避美元制裁风险。印度此次选择以人民币购买俄油,被视为对美元主导体系的一次突破。
展开全文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一事件似乎预示着多极化的货币时代正在加速到来。过去美元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在被打破,人民币、欧元、日元等在不同领域的影响力逐步提升。能源贸易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部分,其结算货币的变化,可能进一步推动其他领域的货币使用发生调整,推动全球货币体系向更加多元、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尝试使用非美元货币,全球金融体系将迎来新的调整。印度用人民币购买俄油的事件,成为这一变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既反映了当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变化,也为后续全球货币体系的调整埋下伏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