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一个真实的朝鲜:20万朝币买下两只甲鱼,那一晚我们全家失眠了
你有没有想过,真正的朝鲜是什么样子?
是电视里整齐划一的团体操?还是手机里偶尔传出的“神秘新闻”?也许,我们早已习惯用模糊的想象去定义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国家。
但我却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走进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现场——不是景区,不是安排好的参观点,而是平壤最大的集贸市场:统一市场。
一个朝鲜朋友曾骄傲地问我:“你见过这么大的市场吗?这可是亚洲最大!”我笑而不语。但当我真正走进那里的时候,我才明白他那份自豪从何而来。
那个夏天,我的父母来朝鲜探亲。我爸是个特别喜欢接地气旅行的人,一说就想逛本地人去的市场——“那样才能看到一个地方真正的样子。”
于是我们去了统一市场。

水果摊
说是市场,其实更像一个藏在市井中的小型世界。它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傍晚五点才开门。还没到时间,门口就挤满了穿着统一制服的售货员阿姨们,每个人脚边都摆着货篮:有的是水果,有的是包得严严实肉的肉蛋,还有人扇着扇子,眼神里写满了等待。
门一开,人流像解冻的河水一样涌了进去。我也被卷了进去。
那一刻,声音、气味、色彩——全都活了过来。
叫卖声、议价声、计算器的嘀嗒声……朝鲜语的“来看看哟”此起彼伏。整只卤鸭悬挂在摊前,熏鹅飘着诱人的光泽,还没完全解冻的海鱼躺在冰块上,虾酱、泡菜、各种叫不出名字的海产……我第一次觉得,原来菜市场,才是一个国家的胃与心最真实的展台。
我此行的目标非常明确:我想买野生甲鱼。
朝鲜语里,甲鱼叫“자라”,发音有点像“擦啦”。我问了几个摊位的“阿朱妈”(大妈),她们互相使了个眼色。没过十分钟,一位大姐掏出手机:“快!拿几只擦啦来!”
展开全文

平壤大街上的朝鲜人
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什么叫做“市场效率”。
另一头的大妈也不甘示弱,直接拎着一个布袋子走过来——好家伙!里面全是活蹦乱跳、探头探脑的甲鱼!
“大的15万,小的10万。”她说。
你没听错,是“万”。在朝鲜,朝币的面值很大。那时候1元人民币能换约900朝币,而美元就更“神奇”了——官方汇率1美元兑100朝币,但在黑市……能换近5000。
价格谈妥了,两只大的20万朝币。但我朝币没带够。
“我能付美元吗?”我试着问。
她突然像被什么击中了一样,原本热情洋溢的脸一下子严肃起来。“不行,坚决不行。”说完她转身就走,连一句多余的商量都没有。
我愣在原地。
后来我才知道,在统一市场,有些规矩是不能破的——外汇不能直接交易,哪怕它也是钱。
我们最后是靠几位使馆朋友凑齐朝币才成交的。19万,两只甲鱼。
回家我爸亲手红烧,那一餐吃得我们三口人直喊“发热”,不停喝水——野生甲鱼是大补之物。
但我们留下了一只。
它安静得有点异常,放在盆里五天,不吃不喝、不见动静。直到我换水时才发现——它瘦了一圈,身下居然躺着十几颗嫩黄色的蛋。
它是一位妈妈。
那一刻,我们三个人类的心,同时软了。
“放了吧。”我妈说。“让它回去把孩子们生出来。”
生命总该有出路,哪怕它只是一只甲鱼。

妙香山,随时随地可以安然起舞的朝鲜民众
我们决定带它去妙香山放生。那是平壤远郊的风景区,山清水秀,游客不多。我给她起了个名字叫“妙小香”。
我的朝鲜陪同银星是个爱笑的姑娘。她听说我们要放生,开玩笑说:“等你回来,餐桌上就会多一道菜哦!”
我吓得一把将甲鱼搂回来:“那我不放了!”
她哈哈大笑,拍拍我的肩说:“你放心,我不动它。”
朝鲜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嘴上严肃,但心里温暖。
最终我们没在妙香山放生。我怕她刚获自由就又被抓走。
回程路上,夕阳西下,车开过金绫山洞。晚霞从云层中喷涌而出,照亮了整个大同江。江面泛着金光,远处的主体思想塔在暮色中依然清晰。
“就这里吧。”我说。“大同江才是她的家。”
我们给她改名叫“同同”。

纹绣水上乐园里的“咖啡屋”
我爸轻轻把她放在江滩上。她好像知道发生了什么,突然之间变得有力气起来,四肢划动、毫不犹豫,“哗啦——”一声滑入江水之中。
没有回头,没有犹豫。她就那样消失在水波之间。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五月天的那句歌词:“爱你就是给你自由。”
江边有一对朝鲜恋人正牵着手静静坐着,看着我们,脸上带着静谧的微笑。
夜幕开始降临,远处的仓田街华灯初起,光影倒映在江水中,朦胧得像海市蜃楼。

朝鲜的地铁
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朝鲜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只有整齐划一和遥远神秘。那里也有市井的烟火、讨价还价的热情、生命带来的感动,和江边恋人安静的陪伴。

抓拍到坐在卡车上笑容淳朴灿烂的朝鲜农民
真实的生活,从来不在宏大的叙事里。
它藏在市场大妈的扇子下,藏在甲鱼妈妈的蛋里,藏在银星看似严肃实则温暖的笑容里,也藏在大同江的晚风和灯火之中。
而这,或许才是朝鲜最真实的样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