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定乾坤!稳定币独家牌照方成资本新宠,香港金管局钦点加冕,六月最强黑马横空出世!
一、监管格局三重裂变
美国《GENIUS法案》重塑美元霸权
法案强制要求市值超100亿美元的稳定币由美联储直管,储备资产100%锚定美元现金或≤93天短期美债,并将60%储备强制配置于美债。此举将全球2320亿美元稳定币市场转化为“美债消化器”,预测2030年可为美债创造5万亿美元需求。Circle借势优化储备结构,冲刺纽交所IPO估值达62亿美元,成为行业首个上市案例。
香港开放生态挑战美元主导
《稳定币条例》允许锚定多法币并支持付息功能,首批牌照发放前夕,京东、渣打等机构通过金管局沙盒测试。香港同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稳定币”双轨体系,依托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绕开SWIFT清算,跨境结算效率提升百倍。
欧盟MiCA倒逼透明度革命
MiCA法规强制100%储备披露,Tether被迫公开万亿级储备细节(含5290亿商业票据及3120亿公司债),市场透明度实现质变。
二、市场爆发三维引擎
交易规模碾压传统金融
全球稳定币市值突破2500亿美元(半年激增400亿),链上日交易量达35万亿美元,相当于Visa日均交易量的2倍。跨境支付场景实现分钟级到账,Axis银行与摩根大通合作项目将成本压缩90%。
机构资金占比跃升
贝莱德、Visa等机构日均处理5亿美元稳定币支付,机构资金占比从2023年20%飙升至45%。USDC过去6个月交易量超5000亿美元,较同期增长120%。
新兴市场渗透率激增
展开全文
拉美、非洲地区稳定币渗透率年增40%,USDT在TRON链上日均交易量近300亿美元,P2P汇款取代传统跨境转账成核心场景。
三、技术重构金融基建
区块链赋能抗审查特性
资本管制国家需求激增,香港Ensemble项目推进代币化资产跨链互通(如朗新科技充电桩资产RWA发行募资超亿元)。
算法稳定币破局
Ethena Labs的USDe采用“ETH质押收益+期货对冲”混合抵押模型,市值突破70亿美元,年化收益达12%。
传统银行反攻
摩根大通等巨头筹划发行联盟稳定币JPM Coin 2.0,意图抢占数字美元先机。
四、地缘博弈与投资风口
美元霸权的数字延伸
美国通过稳定币绑定美债缓解财政危机,预计每增发1万亿美元稳定币可转化6000亿美债需求。
亚洲争夺定价权
香港:构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清算枢纽;
新加坡:依托自由港推多币种锚定稳定币;
日本:将稳定币纳入数字日元战略。
资本抢滩三大方向
合规标的:港元稳定币、USDC等受监管资产;
DeFi挖矿:Aave、Curve等协议提供6%-15%年化收益;
RWA赛道:房地产、国债代币化催生万亿级背书机会。
Circle IPO募资8.96亿美元,ARK基金重仓押注1.5亿美元,预示机构对合规化市场的长期信心。
当美国将稳定币变为“数字美债”、香港开放付息吸引资本、欧盟强制透明化运作,这场关乎未来金融主权的博弈已从监管战场延伸至技术基建与地缘影响力之争。
为此我经过深度研究后给大家整理出几家相关公司,尤其最后一家“稳定币”独家牌照方。
第一家:拉卡拉
京东线下支付核心服务商,智能POS终端支持多币种秒级兑换,兼容稳定币支付。
第二家:华峰超纤
子公司威富通与京东钱包合作,跨境支付系统接入国际清算网络,支持稳定币支付。
第三家:恒宝股份
量子加密技术应用于稳定币安全体系,跨境支付场景布局领先。
第四家:御银股份
成立数字货币研发中心,为京东稳定币提供硬件加密解决方案。
第五家:雄帝科技
完成数字人民币离线支付技术研发,提供稳定币发行KYC/AML合规服务。
最后一家,也是作者为大家挖掘的一家“稳定币”独家牌照方,A股仅此一家!
1、公司早在2023年就推出了FINNOsafe web3.0平台,可支持稳定币发行人及市场参与者相关业务的发展。
2、预计2025年三季度前获得香港首批SVF(稳定币发行商)牌照,其FINNOSafe平台已通过香港金管局技术验证。
3、叠加“稳定币+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三重题材,炒作的概率大大增加,机构游资1.5亿抢筹,连板行情一触即发!为避免打扰主力,这里不多说了。想知晓的朋友讼重号:老胡记事。深知各位小散户不易,愿意与大家共同前行!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章、音视频等)及操作仅供参考,不指导买卖,不保证收益,投资者应独立决策并自担风险。
评论